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

脾胃自我调理八法

(浏览量:588)
脾胃自我调理八法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老人的脾胃功能下降,运化功能不强,也会导致肌肉不丰腴、肢体乏力、身体消瘦。所以老人消瘦,首先要做的就是健脾。

导致胃积食的原因通常分为饮食停滞、脾胃虚弱和气滞积滞三种。不同的病机调理方法大有区别,患者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调理方法,对症下药。

专家表示,因饮食停滞而导致胃部积食的患者往往有胃胀胃痛、嗳气反酸、呃逆、腹胀、便秘或腹泻、矢气臭、舌苔厚腻等症状。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


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不一一列举,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食疗护脾胃

很多人把调养脾胃想象的很难,其实只要我们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加以注意,脾胃会慢慢好起来,今天就跟大家重点说说这个食疗!

1、薏米


我们都很熟悉红豆薏米的组合,其实绿豆和薏米搭配也有很好的效果。

薏仁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的功效。薏仁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多糖中的A、B、C糖。

2、山药


《药典》说山药归脾、肺、肾经,这才是养肺的正确姿势,色白入肺之余,既补养了后天之本脾经,又照顾到先天之本肾经,

《神农本草经》里则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所以山药的补养是由内而外的,并不是虚假繁荣表面美好。肾养好了精神就足,脾养好了气血就旺;肺朝百脉,肺养好了,补足的气血才能真正通达到每个细胞每个毛孔。而且性味平和,体质寒热都适合。

这款山药粥,平时煮着喝!食材准备:小米50克、山药1根、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山药切小段洗净上锅蒸熟,蒸到筷子很容易戳进去就熟了;

2. 开水下小米,大火煮开,转中火开盖煮约30分钟,小米中火煮的时候用勺子不时的搅拌一下,防止糊底。

3. 山药蒸熟去皮碾碎,把山药泥倒入小米粥中;

4. 边煮边搅,煮着翻滚浓稠即可;

5. 喜欢甜的可以加点红糖,撒点枸杞,健脾养气血。

3、芡实


芡实,是《神农本草》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之一。而上品通常服用对身体是无毒的,具有补养作用,可以久服,使人延年益寿,是故可以久吃的药,现在也属于药食同源之中。

古药书中说它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红楼梦》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有两样时鲜货,一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对芡实就“情有独钟”!苏东坡是宋代大文豪,又是美食家兼食疗专家,直到晚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他对食疗养生颇有研究,著有《苏东坡养生集》传世。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


芡实最好的搭配就是莲子,莲子补脾的同时,可入心经,能补益心气安神,可治心虚失眠,而且性平和。芡实和莲子搭配增强健脾祛湿的同时,还能补益心肾。

如果有慢性腹泻的毛病,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舌体胖大有齿痕,还有吃的少没食欲,头晕,四肢酸懒无力,心慌,夜尿多,大便不成型,或腹泻长期不愈。就可以用芡实和莲子,再加上白扁豆各15g,搭配小米煮粥喝。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