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

秋季养生有“五防”,如何安度“多事之秋”呢?

(浏览量:254)

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

回想当初,被“蒸”过、“烤”过、“淋”过、“煮”过,

是不是不禁要为自己的勇敢和坚强鼓鼓掌?

但可别高兴得太早,熬过了“最热的天”,

却还有“最凶险的天”等着你!做好五件事,防多事之秋

01防凉

① 昼夜温差大,早晚出门时最好能加件外套,特别是体质较差或是早出骑行的人;

② 气温渐低,可以适当减少开空调的次数,及时更换凉席,晚上睡觉时也不要大开门窗,以免凉风进入房间,易致腹泻、感冒、胃肠道敏感等症;

尤其是脾胃虚弱、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疼痛、有老寒腿的人群,一定不能受凉。

自制暖腹袋

药材:艾叶5克、草果5克、小茴香5克、桂皮5克、苍术5克、藿香5克、木香5克、丁香5克。

做法:先把药材打碎,不需要太细,用纱包或者纱布装起来,睡觉前把暖腹袋绑在肚脐中间,敷一夜就可以了。

这个暖腹袋对肚子疼、拉肚子、大便溏稀,都有很好的效果。

02祛湿

俗话说“秋后养背,人活百岁”,秋季养背也能帮助除湿。

人体背部分布着督脉、膀胱经等重要经脉——督脉主升阳气,而膀胱经上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腧穴,其中任一穴位瘀滞,整条经络都会不通。

因此,养背可以达到升阳化瘀、祛湿排毒的目的,还能缓解肩颈腰腿疼痛的症状。

通过刮痧、针灸、晒太阳都可以达到养背的目的。

另外,也可以通过饮食祛湿。

红豆薏仁茶

红豆薏仁茶由薏苡仁、赤小豆、大枣等九种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而成,清热生津、利水消肿、消暑祛湿之功。

03润燥

秋燥引起的口干、咽干、咳嗽、痰黏等症状可以试试紫苏杏仁茶。

紫苏杏仁茶

【配方】杏仁6克、紫苏10克、红糖5克。

【做法】杏仁去皮(打粉也可以),放入水里煮5-10分钟,再加入紫苏,泡1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红糖。

【功效】通便、止咳、降气;化痰理气,解表发散;润心肺。

另外,日常膳食食谱中可以多加入冬瓜、丝瓜、萝卜、藕、洋葱、海带、蘑菇、木耳、蜂蜜等食物。

04健脾胃

盲目的贴秋膘、秋燥都容易导致脾胃的损伤,因此,现在就要有养好脾胃的意识,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

脾主肌肉,适度的运动,肌肉产生消耗,脾胃功能就会增长;饮食上,可以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食材,都对脾胃有好处。

健脾粥

食材:橘皮10克、陈皮10克、鸡胗适量、白菜适量、粳米20克,共同熬煮即可。

鸡胗含胃泌素,促进胃酸、消化酶分泌,助消化,消食,能改善脾胃功能,平时可以每周吃2-3次。

05解乏

季节的转换让很多人下午产生头昏欲睡的感觉,总是提不起精神,懒洋洋的,这时候,就需要一杯提神茶,帮助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