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

土茯苓,千金拔,牛大力,金樱子,威灵仙,鱼腥草,桃胶,黄栀子

(浏览量:170)

土茯苓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作用。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绿豆土茯苓糖水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三米土茯苓汤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匀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千金拔

春、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也可鲜用。形态属于蔓性半灌木,高1~2米。根粗锥形,形如鼠尾,不易拔出。茎多枝而被短毛,幼时四棱形。三出复叶互生。秋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红紫色。荚果矩圆形,浅黄色,长约8毫米,有黑色球形种子2粒。有祛风湿,强腰膝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白带,跌打损伤。
杜仲猪骨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杜仲五钱,西施骨一斤,红枣(去核)八枚,调味适量。
【做 法】:牛大力浸洗,切段;西施骨出水;杜仲、红枣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约三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食疗功效】:补肝肾,强筋骨,补脾益气。
拔猪骨汤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千斤拔一两,西施骨一斤,蜜枣二枚
牛大力,调味适量。
【做 法】:西施骨洗净,出水;鲜牛大力切成小段,与千斤拔、蜜枣同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约三小时,调味即成。
【食疗功效】: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栗子蚝豉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栗子二两,蚝豉二两,猪?六两,调味适量。
【做 法】:牛大力浸洗切段;猪?出水;蚝豉浸洗乾净;将栗子去衣;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约三小时,调味后连汤料同食。
【食疗功效】:补腰肾,强筋骨,滋阴养血。
五指毛桃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五指毛桃一两,无花果三枚,瘦肉半斤,调味适量。
【做 法】:牛大力、五指毛桃、无花果分别浸洗乾净;瘦肉切片出水;将全部材料加水煲约三小时即成。
【食疗功效】:润肺,止咳,强筋活络。
牛大力

牛大力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是一种药材。为豆科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牛大力以根入药,主要成份为蛋白质、淀粉质及生物碱等。
块根圆柱状或几个纺锤状体连成一串,浅黄色或土黄色,稍粗糙,有环纹。商品多为切成长4~9厘米,宽2~3厘米、厚约0.5~1厘米的块片。横切面皮部近白色,其内侧为一层不很明显的棕色环纹,中间部分近白色,粉质,略疏松。老根近木质,坚韧,嫩根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甜。以片大、色白、粉质、味甜者为佳。
杜仲猪骨汤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杜仲五钱,西施骨一斤,红枣(去核)八枚,调味适量。
【做 法】:牛大力浸洗,切段;西施骨出水;杜仲、红枣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约三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食疗功效】:补肝肾,强筋骨,补脾益气。
拔猪骨汤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千斤拔一两,西施骨一斤,蜜枣二枚,调味适量。
【做 法】:西施骨洗净,出水;鲜牛大力切成小段,与千斤拔、蜜枣同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约三小时,调味即成。
【食疗功效】: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栗子蚝豉汤
【材 料】:鲜牛大力三两,栗子二两,蚝豉二两,猪腰六两,调味适量。
【做 法】:牛大力浸洗切段;猪腰出水;蚝豉浸洗乾净;将栗子去衣;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约三小时,调味后连汤料同食。
【食疗功效】:补腰肾,强筋骨,滋阴养血。
金樱子

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小叶革质,通常3,稀5;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花期4-6月,果期7-11月。
根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果实可熬糖及酿酒。根、叶、果均入药,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2]
果实(金樱子):甘、涩,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 根:甘、淡、涩,平。活血止血,收敛解毒。 叶:苦,平。解毒消肿。[4]
【水药】果实、根治疗遗精,遗尿;根用于骨折;叶治疗乳腺炎《水族药》。
【苗药】Tangx guanb(糖罐罐),Bel liangx(布仰),Zend baob ait senb(整包带生),Traob ghab longb jenb(调嘎龙金):根及果实治肾虚遗精,阳痿,小儿腹泻,治脱肛《苗医药》。
【蒙药】荣萨拉,温吉勒干-吉木斯:果实用于滑精,尿频,遗尿,久泻《蒙药》。
【侗药】瓮括(Ongv kuaot),瓮糖劳(Ongv dangc laol):根及果实或嫩叶主治宾奇卯(结核),耿甚(疖肿),办乜崩榜(妇男摆白)《侗医学》。煮者(jul jeev):果实、根、叶治疖肿。
威灵仙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 、棉团铁线莲 Clematis hexapetalaPall. 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 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1、治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症: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  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  2、治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关节诸风,腰膝疼痛,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瘰疬,痔疮,大小肠秘,妇人经闭:威灵仙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汤下。(《海上集验方》) 3、治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孙兆·放杖丸) 4、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圣惠方》威灵仙散)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5、治脚气入腹,胀闷喘急: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简便单方》)  6、治疟疾:威灵仙,以酒一钟,水一钟,煎至一钟,临发温服。(《本草原始》) 7、治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唐瑶经验方》) 8、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忌茶、面。(《纲目》)  9、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重,用温洒调下。(《普济方》化铁散)  10、治癖积:威灵仙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红绢袋盛一丸,同精猪肉四两煮烂。去药吃肉,以知为度。(《幼科指掌》威灵仙丸) 11、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经验良方》) 12、治男妇气痛,不拘久近:威灵仙五两,生韭根二钱半,乌药五分,好酒一盏,鸡子一个。灰火煨一宿,五更视鸡子壳软为度。去渣温服,以干物压之,侧睡,向块边;渣再煎,次日服,觉刺痛,是其验也。(《摘元方》) 13、治肠风病甚不瘥:咸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上二味,锉劈,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干,再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复更一服。(《圣济总录》灵仙散)  14、治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外科精义》) 15、治便毒:威灵仙、贝母、知母各-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如不散再服。(《痈疽神秘验方》威灵仙散)  16、治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同捣烂,热酒冲服,汗出。(《卫生易简方》) 17、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井华水煎服。(《圣济总录》) 18、治诸骨鲠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纲目》) 19、治牙痛:威灵仙、毛茛各等量。制法:鲜药洗净,捣烂取汁,1000毫升药汁加75%酒精10毫升,用以防腐。 用法: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注意不可多擦,以免起泡。(《全展选编·五官科》)
鱼腥草

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截儿根,客家话称之狗贴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辛,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一、凉拌做法【调料】:盐、酱油、干辣椒 、花椒面【做法】:1.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开水焯一下。2.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3.将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花椒拌匀,即可食用,口味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地域的不同着相应调整。【特点】:麻辣酸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提示】:1.食用时鱼腥草只能吃白根和叶,食用时必须用冷水泡,消除异味。2.冬春交际时其刚吐嫩芽,味道最佳。二、鱼腥草蒸鸡做法
【原料】:1.主料:嫩母鸡1只(重约1500克),鱼腥草200克。2.调料:精盐、味精、葱段、姜片。【制法】:1.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污。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2.取汤盆1只,放入全鸡、精盐、姜、葱、和适量清水,上笼蒸至鸡熟透,再加入鱼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笼。[5]【功效】:此菜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鱼腥草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温中益气的功效。可作为肺脓疡、虚劳瘦弱、水肿、脱肛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正在加载鱼腥草炒鸡蛋三、鱼腥草炒鸡蛋【原料】:1.主料:鲜鱼腥草150克,鸡蛋4只。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素油。【制法】:1.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小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2.锅内油烧热,投入葱花煸香,放人鱼腥草煸炒几下,倒入鸡蛋一起煸炒至成块,加入适量水和盐,炒至鸡蛋熟而入味,点入味精推匀即成。 【功效】:此菜是由鱼腥草与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鸡蛋相配而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可作为肺炎、肺脓疡、痈肿、虚劳出血、目赤、热痢等病症患者辅助营养食疗菜肴使用。
四、鱼腥草炒肉丝 【原料】:1.主料:猪肉200克,鱼腥草100克。2.调料:精盐、味精、姜丝、湿淀粉、猪油、鲜汤。【制法】:1.将猪肉洗净切丝,放碗内加盐、湿淀粉拌匀。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盐、味精、湿淀粉、鲜汤兑成汁。2.锅放油烧至六成热,下肉丝炒散,放鱼腥草炒几下,烹入兑好的汁,翻炒几下起锅装盘即成适用于肺炎、肺脓疡肺脓疡、瘦弱干咳、营养不良、脱肛等病症。
五、鱼腥草烧猪肺【原料】:猪肺250克,鲜鱼腥草100克。【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白糖、葱段、姜片、猪油。【制法】:将猪肺切成块,多次洗去血水。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锅加猪油烧热,放人猪肺煸炒至于,烹入料酒、酱油煸炒几下,加入葱、姜、精盐和适量水,烧至猪肺熟,加入白糖、料酒继续烧至猪肺熟透,投入鱼腥草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即可出锅。【功效】:此菜由鱼腥草与滋阴润燥、温中益气的猪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滋阴润肺的功。鱼腥草与补肺润肺的猪肺组成此菜,具有消炎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可作为肺炎、肺脓疡、肺虚咳嗽、咳血及肺痿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
六、鱼腥草粥【粥方组成】:鱼腥草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煮制方法】:将鱼腥草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 ̄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鱼腥草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功 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适 应 症】:适用于痰热壅滞所致的肺痈吐血,肺热咳嗽、湿热淋症,水肿尿少,湿热痢疾等。七、腊味小炒鱼腥草【食材】:鱼腥草、腊肉、大蒜、小红米椒、盐、花生油、生抽适当。【做法】鱼腥草摘去细根洗干净,将草根部单独切段,叶子另外摘取出来。蒜切片,腊肉切薄片,小红米椒切小段。以上食材整理好备用。锅热后放入少许花生油,入腊肉片和蒜片翻炒至腊肉变透明状,此时倒入洗净切好的鱼腥草根,翻炒均匀,放入少许盐(因为腊肉本身有盐,所以此处稍微放入一点即可)。放入切好的小红米椒段,继续翻炒。再将鱼腥草的叶子放入锅内,翻炒均匀!最后放入适量生抽炒匀即可。
八、鱼腥草猪肺汤【原料】:鱼腥草30克,红枣4枚,猪肺250克。【做法】:猪肺反复清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爆干水分,再放入水中漂洗,挤干水,加水适量,下红枣,文火煮至猪肺熟后,下鱼腥草,再煮20分钟左右,调味食用。【功效】:清热解毒,止咳消痛。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脓疡、肺炎属热毒壅盛者,症见胸痛,发热,咳嗽,痰多黄稠等。九、鱼腥草白肉【食材】:猪肉一斤 鱼腥草一两 老姜一块 蒜半个 葱四棵。生抽半汤匙 醋两大匙 白糖一匙 香油一大匙 油辣椒一大匙。味精适量 料酒两大匙【方法】:1、葱切段;老姜拍破;蒜拍破后放入白糖捣成泥;鱼腥草洗净折成段。2、在热水锅中放入料酒、葱段、老姜、猪肉煮熟。3、将蒜泥、味精、生抽、醋、香油、油辣椒放杯子里兑成味汁。4、趁热将熟猪肉切成大而薄的片。5、在每一肉片上放三至四根鱼腥草,然后卷成卷摆盘。6、将调味汁淋在鱼腥草肉片上即成。
十、鱼腥草肉丸【食材】:瘦肉200克、肥肉30克、鱼腥草100克、盐适量、生抽适量、淀粉适量、葱花适量【方法】:鱼腥草择去根须后放水里洗净,把洗净的鱼腥草切碎备用。把瘦肉和肥肉洗净放案板上剁成肉泥。放入鱼腥草和肉末一起剁均剁碎。放入适量生抽、盐剁均匀。剁好的肉泥捏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肉丸放入盘中把肉丸放入蒸锅里中火蒸半小时。肉丸蒸熟后把汤汁滗出来放入炒锅里,放入水淀粉勾芡。淋入少许香油搅匀后浇在肉丸上,撒上葱花即可。
桃胶

桃胶,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泪,桃树胶,桃凝。是桃树或者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伤口,分泌桃胶有利于伤口自愈,比较粘稠的液体通过太阳晒蒸发,产生固体。干的桃胶呈结晶石状很硬,看着有点像琥珀。桃胶有足够的水溶性和适当的粘度,用清水浸泡十多个小时候后泡发变软。它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和抗皱嫩肤的功效。树胶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含有碳水化学物,脂肪,蛋白质和植物胶原蛋白。
食用方法
和木瓜炖煮制成木瓜桃胶,味道香甜,有轻微苦味。
桃胶银耳糖水:桃胶15克,雪梨1个(300克),冰糖30克,银耳5克,蔓越梅5克,清水1000毫升。将桃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时左右)至软涨,体积大概能涨大10倍。再仔细将泡软的桃胶表面的黑色杂质去除,用清水反复清洗后,掰成均匀的小块。银耳用清水泡20分钟变软后,用手掰成小朵。雪梨去皮切成1cm大小的丁。将桃胶、银耳和水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煮30分钟,此时汤汁开始变得有些粘稠。放入梨丁煮5分钟,再放入冰糖和蔓越梅,边搅拌边煮3分钟,至冰糖彻底融化,汤汁浓稠即可。
酸奶桃油:桃胶10克,酸奶500克,鲜奶50克,果脯10克,炼乳10克,白砂糖10克。制作过程:需将桃胶洗净放入温水泡至发涨,然后再次清洗掉黑色沉着物,将大块桃胶分成大拇指大小的块状,然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酸奶,鲜奶,果脯,炼乳,白砂糖搅拌均匀,即可入口食用,特别推荐在火锅或者是味道比较的大的菜品之后。
黄栀子

子花又名栀子,黄栀子,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属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小枝绿色,叶对生,革质呈长椭圆形,有光泽。花腋生,有短梗,肉质。果实卵状至长椭圆状,有5-9条翅状直棱,1室;种子很多,嵌生于肉质胎座上。5—7月开花,花、叶、果皆美,花芳香四溢。根、叶、果实均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其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守候和喜悦”。
相关菜品
1.凉拌栀子花 栀子花50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将栀子花去杂洗净,放人沸水中煮一沸,捞出沥水,晾凉用筷子抓松,置于洁白的瓷盘中,撒上葱花、姜丝,浇人香油、老醋,酌放食盐、味精,搅拌均匀即可。此菜清香鲜嫩,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痈肿,肠风下血等病症。
2.栀子蛋花
栀子花200克,鸡蛋3枚,葱花、姜丝各适量。栀子花去杂洗净,放人沸水中稍悼,切成碎末;鸡蛋磕人碗中,打匀;将栀子花放人鸡蛋中,搅拌均匀;锅中加油,烧至八成热,倒人栀子蛋花,炸熟,撒上葱花、姜丝,人食盐、味精,炒匀即可。此菜清香脆嫩,具有清热养胃,宽肠利气的功效,适用于胃热口臭,牙龈肿痛,大便不畅等病症。
3.栀子花炒小竹笋 栀子花200克,去壳小竹笋150克,腊肉10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栀子花去杂洗净,稍焯;小竹笋斜切成薄片;腊肉切成小丁;锅中加油,烧至六成热,将栀子花、小竹笋、腊肉一同倒人锅中,翻炒数遍,加葱花、姜丝,再翻炒至熟,酌加味精、食盐即可。此菜清淡鲜香,脆嫩爽口,具有健脾开胃,清热利肠的功效,适用于胃纳呆滞,饮食减少,腹胀便结等病症。
4.栀子花鲜汤 栀子花150克,猪瘦肉100克,榨菜丝3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栀子花去杂洗净,稍焯,沥干水;猪肉切丝;锅中加水,煮沸后投人栀子花、猪瘦肉、榨菜丝,再煮至猪肉漂起,撇浮沫,加葱花、姜丝及其他五味佐料,盛人汤碗中。此汤鲜香清爽,具有养胃补中,清热利肠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纳差,肠风下血,大便不畅,咳嗽咯痰,牙龈肿痛等病症。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